• 武昌理工学子设计研发“机器狗”,斩获中国机器人大赛桂冠

    “它在转弯的时候非常稳,而且速度快,跑完一圈的时间甩开第二名10秒左右。”11月27日,在不久前结束的2020中国机器人大赛中,由武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开发的机器狗“包弟”斩获“四足仿生机器人项目”的冠军。中国机器人大赛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等主办,是中国目前影响力最大、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机器人学科竞赛之一,自1999年至今共举办21届。今年的比赛共有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昌理工学院等200所学校的780支团队,参加18个大项的角逐。武昌理工学院参赛代表队“晨旭队”,由我校人工智能学院机器人协会的4名同学组成,分别是软工1803班余辉、计科1805班刘宗文、软工1901班李佳娆、智能1902班嵇然。参赛的机器狗“包弟”,全部由学生自主设计研发。“名字取自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这个机器狗很像我们平时家里养的狗,它也和我们一起度过了很多时间,我们为它倾注了很多心血。”本次比赛的队长余辉说,“包弟”的夺冠优势在于过弯时候非常稳,不仅不会冲出赛道,而且速度远超其他队伍。这得益于队员们在设计时对它的跑步姿势进行了优化,保持稳定性的同时让速度也得到了提升。“在比赛场上,机器狗对赛道的判断很重要。我们通过设计算法让它能够分辨复杂的弯道情况,还能根据不同赛道进行加速减速,在不小心超出赛道的时候还会自动返回赛道,不需要过多的人为干预。”队员刘宗文说,夺冠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队员们常常为了一个技术问题日以继夜地钻研。谈及我校机器人协会建设时,指导老师曾辉介绍,人工智能学院近年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影响力,在全院刮起一股强劲的“机器人热”。有协会成员自己研发的可以和人进行简单交流沟通的人型机器人,其中,有可以进行颜色分拣、筛选快递或者水果的机械臂,有为人进行按摩的“按摩机器人”,有为人们端茶送水的“酒保机器人”,还有为餐厅上菜的“餐饮服务机器人”。“为了赶上世界机器人发展的潮流,我们在智能机器人的创新应用方面有很多特色和亮点,依托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专业社团的开设,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老师李雅琼说,机器人研究涉及力学、机械学、电子学等多个学科,参赛学生在机器人大赛中不仅可以扩展知识面,还能促进学科交叉,迅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近年来,我校人工智能学院学生在中国机器人大赛中成绩斐然。2016年获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2017年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2018年获二等奖4个、三等奖1个;2019年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而今年更是夺得了冠军。

  • 商学院罗俊老师荣获“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

    商学院罗俊老师荣获“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 11月21日-22日,第六届全国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高峰论坛在杭州隆重召开。商学院素质导师罗俊被授予“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此次高峰论坛汇集了全国215所民办高校430余名学生工作专家、民办高校学生工作主管领导、学生处长及骨干辅导员。会议通过开场报告、专家报告、创新报告、典型报告等形式,聚焦“后疫情时期民办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主题,多维视角,内容丰富,互动热烈。 在2020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颁奖典礼环节,我校商学院素质导师罗俊从全国两百余所民办高校的辅导员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这是全国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最高荣誉,由全国民办高校学生工作者联席会组织评选。 罗俊现为我校商学院团委书记,他扎根学生工作一线十年,知心陪伴,诲人不倦,把爱心传递给学生,把青春奉献给学校。他带领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荣获共青团中央“优秀社会实践团队”提名奖;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多次获创青春创业大赛省级奖项;引导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所带学生荣获中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他本人还曾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KAB创业教育讲师、“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我校改革传统的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制度,创新推行素质导师制,建立了一支集通识素质教育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素质拓展师、素质测评师“五位一体”的素质导师队伍。通过十余年的深入、持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素质导师制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近年来,我校素质导师涌现出以荣获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的徐蓓、“全省师德先进个人”孙华远、“10年资助120名贫困生”喻俊等为代表的素质导师典型。素质导师张静、徐蓓、田茉莉、岳晓红、罗俊先后获评“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目前,我校已有素质导师近百名,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素质导师队伍逐步形成。

  • 我校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很“抢手” 不少知名企业提前来校“抢”人才

    我校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很“抢手” 不少知名企业提前来校“抢”人才 刚步入大四不久,武昌理工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徐帅就被深圳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预定,而在班里和他一样提前被知名企业预定的不胜枚举。我校工程造价系主任张西平高兴地说,很多企业纷纷向准毕业生抛出了“橄榄枝”,截止目前,2021届工程造价准毕业生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落实了就业岗位,其中不乏中国机械工业第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 我校工程造价专业有着近20年的办学历史,该专业于2012年获批学校特色专业建设,2016年获批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支持,2019年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过近20年的建设与发展,先后为本地区行业培养输送了3000余名工程造价一线岗位人才。2013年以来,由第三方权威机构组织的历次全国高校专业排名中,我校工程造价专业均稳居前10%,其中在2014—2015年全国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居第7位。近年来,该专业学生在“全国高等院校BIM工程算量大赛”、“全国高校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大赛”、“全国建设类院校施工技术应用技能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20余项国家级一等奖以及近百项国家级二等奖、三等奖及省部级一二等奖。 该专业毕业生连续三年签约率高达95%,就业率更是连续三年达到100%。谈到毕业生很“抢手”的原因,张西平介绍,“良好的社会声誉,是毕业生抢手的先天优势。学校践行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一贯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学习能力、沟通与表达等素质的培养,较高的综合素质是毕业生抢手的根本原因。扎实的专业技能,是毕业生‘抢手’的硬核因素。” “我们要求学生必须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动手能力,使其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院配备了独立的教学实验大楼,建筑面积有12000平方米。学校投资1400多万建立了工程结构、建筑模型制作等29个教学实验室。我校城市建设学院院长柳立生介绍,学院与湖北万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江苏筑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23家省内外企业签定了长期合作培养人才的协议,改变了以往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难以落实实习单位的现象,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了加强。 卢威虎同学是我校工程造价专业2021届毕业生,目前已经被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录用。对于自己的工作,他很满意,他高兴地说,工程造价专业就业前景很好,市场需求量大,收入也很可观。“学校不仅让我增长了专业知识,还学到了CAD、广联达等相关造价软件的运用,让我在面试应聘时心中有底。” 谈及工程造价专业未来的发展,柳立生坚定地说:“学院今后将继续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夯实专业内涵建设,不断增强专业师资力量,引入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加大高学历博士、高级人才、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人才等的引进力度。”他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将我校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成为湖北区域工程造价专业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并在省内工程造价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中起到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 学校今年斩获11项职业技能等级授权

    深化产教融合 促进书证融通学校今年斩获11项职业技能等级授权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学子掌握技能的证明,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武昌理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获悉,截至目前,我校今年已斩获了11项职业技能等级授权。 “近年来,学校按照教育部成教司工作部署,全力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书证融通,2020年6月,学校已成功获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肖峰介绍,“学校教务处、继续教育学院等单位主动对应教育部公布的证书种类,结合学校本专科专业设置情况,积极组织各学院开展试点的论证和申报工作。仅今年,我校就申报了11项“1+X证书”试点且全部获批。其中,建筑信息模型(BIM)、Web前端开发、大数据财务分析、数字化管理会计、财务共享服务、空中乘务等11项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顺利入选。 “1+X证书制度”试点的成功获批,对我校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创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以持续提升职业技能培养质量为重点,更大范围推动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近年来,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办学思路,拓展办学空间,先后获批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站”,2012年和2016年,批准认定为“武汉市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定点机构”,2020年获批为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 航空模拟舱落户校园 课堂上也能“坐飞机”

    “现在请三名同学上来,进行‘空中乘务安全演示’中的救生衣演示。一名同学广播,另外两名同学进行演示。”10月28日下午4点,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空中乘务专业2019级学生上课,教师郭琪钰为学生们讲解救生衣、氧气面罩、安全带的使用方法。他们的教室,是安置在校园里的一座“飞机舱”。身穿制服在“飞机舱”里上课,这种身临其境的模拟教学让学生们更积极,课堂氛围十分热烈。空乘专业大二学生傅中一说:“在这里上课,就像身处真正的飞机上,和课堂上的感觉很不一样,更能锻炼实践技能和临场应对能力。”这个“飞机舱”,是学校投资近百万元建设的航空舱模拟实验室,是我校空乘专业师生的专用教室,去年底正式投入教学使用。它由退役飞机的零件拼接而成,内设30余个座位,还有警报器、紧急出口等模拟设置,旨在训练学生客舱服务的技巧。本学期,我校空乘专业学生将在航空舱里上100个课时,包括值机与行李运输、客舱设备、播音技巧等实训课程。郭琪钰介绍,在航空模拟舱上实训课,总体效果很不错。由于生动还原场景,学生们学得更扎实,实操能力、临时处置能力都得到较大提高。该专业郭琪钰、林丹、邹惟淼等授课教师都曾是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乘务员,具有6年以上的飞行经验。空中乘务专业是我校近年来新开设的一门专业,旨在培养能够适应民航服务工作、具有较高的航空服务职业素养和人文艺术修养,掌握较全面的民航服务知识,精通国内外航空服务和管理业务,具备良好的英语、日语水平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从事各大航空公司空中乘务、航空地面服务与保障、VIP贵宾厅及航空延伸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该专业2018级学生已全部进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进行地面轮岗实习。